十三五”期間,通過持續創新、深化應用,我國機器人產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一、規模、技術和產品實現突破
從規模上看,2016-2020年,我國機器人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年均複合增長率約15%,其中工業機器人產量從7.2萬套增長到21.2萬套,年均增長31%。從技術和產品上看,精密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驅動係統、智能控製器、智能一體化關節等關鍵技術和部件加快突破、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整機性能大幅提升、功能愈加豐富,產品質量日益優化。
二、應用水平大幅提高
我國已經連續八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2020年製造業機器人密度達到246台/萬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已經覆蓋汽車、電子、冶金、輕工、石化、醫藥等52個行業大類、143個行業中類,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在倉儲物流、教育娛樂、清潔服務、安防巡檢、醫療康複等領域實現了規模應用。
三、產業鏈基本完備
我國機器人產業已基本形成了從零部件到整機再到集成應用的全產業鏈體係,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創新有序推進,整機研發及批量製造能力不斷增強,產業鏈應變能力和協同發展能力持續提升。
但是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機器人產業還存在一定差距,比如技術積累不足,原創性研究、理論研究、正向設計能力欠缺;產業基礎薄弱,關鍵零部件質量穩定性、可靠性等還不能滿足高性能整機的需求;高速、高精、重載等高性能整機產品供給缺乏等。
附件:《“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下載
 |
- 創澤智能機器人
- 中國智能服務機器人領軍企業,涵蓋商用、家庭、特種等多用途的智能機器人產品體係,十幾年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
|
|
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提高產業創新能力,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增加高端產品,探索應用結構廣度,優化產業組織等五項主要任務
《科學》雜誌公布了2021年度科學突破榜單,AlphaFold和RoseTTA-fold列榜首;亦列入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名單
AI指數在研究範圍,研究內容,研究對象,研究區域等維度均進行了豐富和完善;極差化處理更符合AI指數研究特點;前三梯隊的14省市較之後省市有一定優勢
六足滑雪機器人在沈陽完成了初級道,中級道以及與人共同滑雪實驗,通過了穩定控製,智能感知,規劃決策等多方麵的測試
創澤紫外霧化智能消毒機器人;中科院機械臂紫外智能消毒機器人,準分子紫外消毒機器人;順鑫控股福田紫外消毒冷藏車;
從三個方麵進一步優化機器人產業組織結構:培育壯大優質企業,推進強鏈固鏈穩鏈和打造優勢特色集群
提升機器人產業基礎能力,從三個方麵作出相關部署:補齊產業發展短板,加強標準體係建設和提升檢測認證能力
進一步提升我國機器人產業創新能力,十四五期間著力從以下三方麵推動: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建立健全創新體係和支持協同創新和技術融合
開展機器人+應用行動,重點從以下三方麵發力:深耕行業應用,拓展新興應用和做強特色應用,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需求
重點推進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重點產品的創新及應用,推動產品高端化智能化發展;機器人可以提升生活品質
到2025年,我國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製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建成3-5個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製造業機器人密度實現翻番
突破機器人係統開發,操作係統等共性技術;開發機器人控製軟件,核心算法等;重點推進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重點產品的研製及應用
虛擬數字人的三大特征是虛擬化;我國虛擬數字人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虛擬數字人的應用可分為服務型虛擬人和身份型虛擬人
會學習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核心,從人機交互擴展到交互認知,從深度學習擴展到機器自學習,才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創澤智能機器人終衝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堅持用最先進的技術及產品助力防疫工作,為我們共同的安全而戰
2021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35.8億美元,工業機器人144.9億美元,服務機器人125.2億美元,特種機器人65.7億美元
開發出消毒、智能測溫、智能巡檢、導診、清掃、咽拭子檢測等多款智能機器人,並投入現場應用,對疫情防控發揮了積極作用,也促進了機器人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