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和企業轉型的重要驅動力量,一直受到公眾的廣泛關注。突如其來的疫情也催生出很多新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為行業的高速增長帶來了更多的催化因素。目前,疫情的持續性和不確定性會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多大的影響尚未可知,但這種“新常態”進一步加強了各類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特別是提高了企業對智能轉型的迫切性的認知。
對於這些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機遇和效益,很多企業的了解還不充分。本報告旨在更深入地了解兩岸三地企業對人工智能的探索經驗,以及他們如何應對當前的挑戰和機遇。我們收到了來自兩岸三地、七個行業、116家企業的問卷反饋,和企業高管進行了42場一對一訪談,下麵是對本次調研的簡要總結。
附件:大中華區人工智能成熟度調研:解碼2020,展望數字未來

 |
- 創澤智能機器人
- 中國智能服務機器人領軍企業,涵蓋商用、家庭、特種等多用途的智能機器人產品體係,十幾年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
|
|
解企業如何采用、管理並且受益於人工智能(AI)技術,深入獲取全球人工智能應用企業對於AI技術的看法和采取的措施,從而提出建議幫助企業在競爭中保持市場領先地位
本研究報告得到了中通、京東、蘇寧、快倉、海康威視等知名企業的案例支持,為行業提供了很好的參考,是物流行業產學研合作的又一典範
企業已認識到人工智能的巨大潛能,並在過去十幾年間大幅投資各類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與開發,而招聘合適的人才正是轉型的重要一環。
未來將過采購平台擴容授權方式自建AI應用。中長尾企業仍處於“煙囪式”應用開發階段,更傾向於與平台供應商、軟件集成商等合作夥伴合作,共同搭建AI中台應用
探究了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內涵及範圍;梳理並總結全 球主要國家及地區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發展戰略及特點;加快我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發展提 出了一些思考
本報告圍繞數據挖掘的概念內涵、關鍵技術、人才研究、應用場景、發展趨勢等方麵展開深入研究,詳細介紹了數據挖掘的基本概念、發展曆程
聲紋識別,最初大家的關注點更多是從學術端來考慮,較少有人從應用端考慮。 從2019年發布1.0版白皮書至今一年半的時間,人們的關注點開始向場景側下沉,更加聚焦,更加落地。
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研究報告對中國人工智能行業整體市場和細分賽道進行分析,為AI公司和巨頭企業進行了業務發展分析,旨在將向市場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
清華大學唐傑教授,認知圖譜是麵向認知的AI架構,認知圖譜智能服務平台,認知AI不僅會使用數據驅動的方法來建構更好的AI係統
梳理了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人工智能最新戰略布局以及合作交流進展,分析了當前人工智能全球合作所麵臨的機遇與挑戰,從技術、人才、基礎設施以及治理等四個方麵倡議加強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中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市場規模在2020年達到39.3億美元,IDC預計,中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並將在2024年達到78.0億美元
在不同的生物特征識別方法中,人臉識別技術有其自身特殊的優勢,因而在生物識別中有著重要的地位,(1)非侵擾性,(2)便捷性,(3)友好性